公园换上过年装张灯结彩庆新春

补骨脂注射液价格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5347.html

贴福字剪年画,大红灯笼高高挂,彩门花廊张灯结彩间,我们心中熟悉的年味儿也被悄然唤醒。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海淀各个公园都换上了喜庆的全新“装扮”,处处洋溢着欢度佳节的喜悦气氛。园内丰富的新年活动同样仪式感满满,在新春市集里寻找浓浓年味、在挥毫泼墨中传递新春祝福、在玩转冰雪时尽享假日欢愉,市民游客在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中迎接新春的到来。

圆明园

玩转冰雪欢乐游园

这里有精彩刺激的冰雪“飞车”,有喜庆热闹的新春市集,有底蕴丰厚的文化展演,还有在影视剧中才能看到的冰嬉表演。临近新春,圆明园的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园内装饰的红红火火,年味十足。为庆祝新春佳节,年圆明园新春游园会也将拉开序幕,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年味儿十足。

玩皇家冰嬉带游客穿越古今

冬日的圆明园皇家韵味更显浓厚,作为清代帝王最喜爱的冬季活动,冰嬉表演当然不可或缺。冰嬉是清代冰上活动的泛称,源于满族习俗。清廷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滑冰比赛,既是一种竞赛和表演,也是对八旗兵武功的一次检阅。乾隆皇帝曾专门写下《冰嬉赋》,并将其定为大清国俗。

大年初一至初六,在圆明园福海冰场之上,专业的滑冰表演者们将身穿八旗士兵服装,演绎皇家冰嬉,带游客穿越古今,感受清朝皇家冰上活动的盛大景象。表演每天上午10点、11点,下午1点、2点,共四场。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向阳介绍,冰嬉表演中的演员是影视剧《甄嬛传》中冰嬉表演的班底,届时,演员们将在冰上翩翩起舞,非常壮观。

与此同时,圆明园欢乐冰雪季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冰场设在松风萝月、凤麟洲和福海,雪场设在藻园、山高水长。冰车、电动雪橇你追我赶,一个个滑雪圈从6米高的雪道飞驰而下,大朋友、小朋友们热情高涨,欢声笑语间仿佛将寒冷都驱散了不少。此外,近日圆明园又新增了福海冰场,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的冬日冰上活动场地。

逛新春市集体验圆明园年味

“马上要过年了,看到圆明园门口和拾光买卖街中的灯笼都挂起来了,衬托的年味儿十足。而且现在北京庙会很多都还没开,所以听说圆明园还有新春市集也挺期待的。”游客张女士告诉记者。

为庆祝新春佳节,圆明园还将举办新春市集。记者看到,市集的背板、招牌等都是以新年喜庆的红色为主色调,营造出了浓浓的新年氛围。据介绍,此次活动将老字号、非遗、文创、餐饮、游玩集于一体,不同于传统游园市集,在这里,游客可以穿梭于个摊位间,尽情享受愉悦的节庆气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新春市集在涵秋馆、三园交界、银杏大道等区域,将持续至2月5日。

新年写福字,得福有福气。清代皇宫过年还有个习俗,就是每当新年之际,皇帝总要亲笔书写一些“福”字,寓意迎新纳福。今年圆明园开展的“祈福迎新”活动,在拾光买卖街新增“五帝书福”祈福牌楼,游客可以在这里写福字、挂福牌,了解五帝书福的故事。

观展览演出丰富国韵文化体验

圆明园与避暑山庄同为皇家御苑,它们有何区别又有何共通之处呢?在正觉寺最上楼“御苑双璧传世绝响”圆明园与避暑山庄关联展中,游客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此次展览借助展板、中国画、模型以及VR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圆明园与避暑山庄的关联,为公众讲述皇家园林的特色文化。展览将持续至2月8日。

此外,为宣传国风文化,丰富游客的文化休闲体验。圆明园拾光买卖街内的清音阁小戏台还将推出国风舞蹈、国风乐器演奏、双人舞蹈、魔术表演、国风走秀等演出。

“大年三十一直到初六,在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会免费发放20万张圆明园通票,大家可以在圆明园购票网站上预约,其中大年三十是2万张,初一到初六是每天3万张。”李向阳介绍。如已购买春节期间的门票,可以通过购买渠道进行退票,预约免费门票;新春游园免费票售罄后,需购买门票。(记者高玉超文/摄)

玉渊潭公园

红红火火盛装过年

李翊铭/摄

兔年春节即将到来,玉渊潭公园披上了节日盛装,兔年装饰、福字、红灯笼把公园装点得红红火火,游客畅游其中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记者在玉渊潭公园西门外看到,“玉兔迎春”立体景观以传统中国红、正黄色为主色调,主体造型为生肖兔剪影,镶嵌“欢度春节”“”字样,中间圆形内的“春”字体现外圆内方的传统文化,配以大红灯笼作为装饰。“临近假期,天气也不错,出来转转,公园门口的布置非常漂亮,大家到这儿来心情也很愉悦。”刚刚步入公园的游客刘女士告诉记者。

据介绍,千余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在玉渊潭公园各大门区、中堤桥、西门桥、冰雪季活动区及道路沿线、建筑物等处,营造出喜气洋洋的新年氛围。此外,春节期间,正值公园举办以“冰雪玉渊潭健康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冰雪季活动,余平方米的雪上乐园汇集了迎新、运动、亲子、科普四大主题元素,为喜爱冰雪活动的市民在春节假期提供冬季娱乐的好去处。雪上飞碟、雪地悠波球、雪地小坦克、儿童冰滑梯等十余项冰雪活动适合各个年龄群体,多样互动项目也让爱好雪地运动的游客可以不出市区,便能体验雪上运动,传承冬奥精神。雪场内,红火的中国结与高挂的大红灯笼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张女士从小就经常到玉渊潭公园游玩,对公园非常有感情,现在她带着孩子继续来到玉渊潭公园享受接力的喜悦,感到非常开心。“我一进雪场大门,就看到了冰雪的红蓝设置,感觉特别好,迎面而来的节日气氛让我和孩子都感到非常喜庆与激动,再往里面走,又看见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节日氛围非常浓厚。”张女士说。(记者李翊铭)

紫竹院公园

翰墨送福玉兔迎春

紫竹院公园/供图

春节临近,紫竹院公园门区、冰雪场及重要景点高高挂起大红灯笼,各式各样的喜迎春节硬质景观、文化展板、“快乐冰雪”道旗等环境布置,营造出了浓厚的新春氛围。

据了解,自小年起至元宵节,紫竹院公园开展7项传统文化活动、4项文化展览以及新春文创集市等“年味”活动,同时紫竹院公园第六届欢乐冰雪季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紫竹院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公园东门至南门沿线会举办‘日出新卯春暖兆福’——新春典籍文化展。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历朝历代古人的新年礼俗。值此兔年新春佳节之际,我们希望用典籍里有关兔子的内容,在浓浓的书香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在公园问月楼和友贤山馆正在分别展出“玉兔迎春——晁谷、舒乃仁书画展”和“快乐的天才——苏东坡人文展”,展览展出包括有兔年生肖画作品,用书法、生肖、花鸟、山水画等内容表达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理念,让游客从不同的角度与艺术对话、与情景对话、与自然对话,带来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呈现多元的艺术享受。

此外,在春节期间,位于公园文化广场的“文创小集市”推出多种文创新品。紫竹院公园冬季新文创产品以“抱竹”为主题,取自于“抱住”“爆竹”的谐音。“抱住”有相互温暖相互拥抱的意义,“爆竹”则传递出浓浓的新年氛围,让冬季系列文创产品充满温情。在文创新品中感受紫竹“年味”,与市民游客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记者张译城)

颐和园

花卉贺春“傲骨幽香”

王赫/摄

1月18日,当8岁的小博灏和家人一起走进颐和园时,惊喜地发现:“哇,有梅花展,还有小朋友可以参加的‘妙手梅香’科普活动。让我想起学过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今天真的太开心了。”

做福字、绘梅花、扎兔灯……颐和园第十二届“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在孩子们稚嫩的笑声中如约开展,为游客送上中国农历兔年的第一抹春的祝福。

颐和园园林科技科科长赵晓燕介绍:“今年的颐和园第十二届‘傲骨幽香’梅花腊梅迎春文化展在颐和园西部的畅观堂举办,分为两个展厅。除了梅花和腊梅的树桩盆景之外,展厅还增加了一些中国的传统花卉,如牡丹、山茶花、水仙、兰花,以及迎春、松竹梅等的组合,再加上活泼可爱的小兔子造型点缀,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在节日期间,走进颐和园来欣赏‘傲骨幽香’。”

花卉贺春赋能增色文化生活

在畅观堂景区,摆放着梅花、蜡梅树桩盆景及其它植物百余盆,十余个品种。红梅、白梅、粉梅似点点繁星,雅致的花香使得春天的气息扑面而至。在梅花盆景之间还穿插展出了古桩盆蜡梅盆景,鹅黄色蜡梅花为游客带来暖融融的春意。

新春佳节之际,为了让游客游览时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颐和园持续打造“傲骨幽香”迎春文化展览,将传统园林文化通过现代文化展陈的形式服务大众。据了解,本届“傲骨幽香”迎春文化展是时隔两年后,重新在颐和园景区举办的线下展览。展厅内用清代《竹波轩梅册》作为布景主材料,还使用了历代书法家写的“梅”字以及历代梅花名画作为背景,以映衬梅花、蜡梅典雅风韵,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此外,展出的梅花、蜡梅盆景配以山石、苔藓、枯木,呈现“缩地成寸”“日行万里”的巧妙对比,给人以方寸见天下的磅礴气度,还有一花识古今的深远意境。

妙手梅香科普活动寓教于乐

“傲骨幽香”梅花、蜡梅迎春文化展,由颐和园管理处与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是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系列活动之一。展期共12天,从1月18日持续至1月29日。

配合展览,大年初一至初五在畅观堂景区西配殿还将开展寓教于乐的青少年科普活动。科普活动分为“妙手梅香”与“瑞兔盈福”两个系列。其中“妙手梅香”活动,由科普讲师带领孩子们认识梅花,欣赏梅花,咏颂梅花诗词。孩子们还可参与印制梅花包,绘制梅花笔记等体验活动。“瑞兔盈福”系列,以DIY手工制作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生肖文化。国风特色的兔子帽、兔子包与兔子灯……可爱的生肖兔形象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据介绍,颐和园的梅花与蜡梅盆景都遵循了北方盆景造型的特点,大部分梅桩树龄在百年以上。为了12天的展期,颐和园梅花养护团队从前一年的春天开始,就开始着手准备。修枝、浇水、施肥、防病虫害、花期调控等工序,每一步都算计好时间。

古人称“梅韵四贵”,分别是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为了契合了古代文人赏梅的韵味,展出前的花期调控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项工作要靠养护技师们的经验与耐力细细打磨。即使是展览期间,养护技师依旧轮番值守,保障土壤水分充足及环境温度适宜,把盆景最好的状态呈现在游客面前。

新春佳节,颐和园为来园参观的游客准备了“贺岁游园大礼包”,有体现古典文化的文物特展“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傲骨幽香梅花、蜡梅文化展;有适合亲子参与昆明湖冰上娱乐文化活动还有寓教于乐的青少年科普活动,让游客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欢度佳节。(记者景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boda.com/afhzz/26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