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园艺爱生活
走进袁花镇镇西村村民高建明家中,
映入眼帘的是满园高低错落的花卉盆景,
这些盆景姿态各异,
或疏或密、或刚或柔、或大或小、
或配亭台或搭假山,
每一盆都能独自成景色,
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型盆景园。
盆景之美,美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
有诗云:
“秋后闲行不厌频,爱过花市逐闲人。
买来小树连盆活,缩得孤峰入座新。”
在有限的空间内,
将山石、亭台、植物完美融合,
表现出深远意境和悠悠余韵。
然而,
盆景培育之难,
与其他盆栽花卉不可同日而语,
“三年修一枝,十年磨一景”
就是盆景的真实写照。
高建明家的这个盆景园
就是他花费30年的时光一点一滴培育起来的。
爱花成“迷”
每次出差住宿都选在花市边
高建明今年71岁,以前曾经营过一家皮鞋厂,目前是一名全职“花奴”,每天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他的盆景园里。
年轻时,高建明就对各种花花草草感兴趣,最喜欢的是盆景。
“做生意时,每次出差,我都会将宾馆选在花鸟市场的附近,办完事后就到花鸟市场逛逛,看到好看的,喜欢的就买下来,带回家。”虽然喜欢盆景,但当时的他是一个盆景种植“小白”,不懂任何的盆景种养技术,“买回来的盆景,因为养护不善,很快就死掉了。”
但高建明并不气馁,依然不断地购买各种花卉盆景,那时候,周围几乎没有养花卉的,更别说盆景了,根本没地方学习养护技术。无奈之下,高建明只能一边“交学费”,一边通过报刊、杂志、书本自学养护知识。
慢慢地,他摸索出了一些花卉盆景养护的门道,买来的盆景开始养活了,这让他对花卉盆景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因景成“痴”
30年建起一个盆景园
20年前,皮鞋厂不做了,高建明有了大量的时间,不打麻将不打牌的他全心投入到“盆景事业”中。
他开始四处寻“宝”、收集小苗,然后带回家培养,将一株小小的树苗培养成一盆意韵深远的盆景。
可要创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并不容易,不仅要具备创意和匠心,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至少得五六年才能初见雏形,起码十年才能独自成景,这就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和耐心。”
因为喜欢,高建明一点都不觉得麻烦,他会事先在脑海中构思出一幅造型蓝图,再把收集的小树苗按照蓝图造型打理,再根据长势进行修剪,让它慢慢生长。一根蜿蜒曲折的枝条,可能就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高建明还常到各大花卉市场寻“宝”,觅到好的素材,就买回家进行创作。远的地方去不了,他就让儿子帮忙去买。
“一看到漂亮的植物,我就走不动路,一定要把它带回去。”日积月累,高建明的家中竟有了多盆盆景。
这些盆景有数十个品种,一年四季都有惊喜:春天的花、夏天的果、秋天的叶、冬天的枝……走进他的院子,感受到的是满眼的青翠。
盆景造型各异,有的盘根错节,苍劲古朴;有的枝干横展,树冠如伞盖;有的针叶浓绿,四季常青……一木、一盆、一架,足以自成景致。
侍花如“亲”
白天一半时间在园子里
盆景不但塑造起来不容易,养护起来也很困难,高建明每天白天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园子里。“光浇一遍水就要2个小时,浇完一遍还要回过头检查是否有遗漏,这样反复多次才能安心,再加上修剪、施肥等各种事,一天起码要花五六个小时,如果要造型,那时间就没数了。”高建明笑着说。
在高建明眼里,这些花卉盆景不仅是“宝贝”,更是亲人,每天都要陪着,经常有人叫他去旅游,他都会婉拒,“没人打理不行,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这些盆景磕着碰着高建明都得心疼好几天,更别说枯萎死亡了。“年的冰雪灾害,因为没经验,我种的二十多盆茶花,两盆已经完成造型的罗汉松都冻死了。”提起这件事,高建明现在依旧感到心痛,“后来才知道,这些植物怕冷,温度太低就会被冻死。”
“盆栽水分很关键,多了根会烂,少了会枯萎。”如今的高建明已经成了种养花卉盆景的“高手”,可以看一眼叶子,就知道植物有没有缺水、生了什么病、该如何防治。
除了满园的绿植,高建明还打造了一个微景观。种上几丛嫩绿的竹子,用鹅卵石铺出一条小溪,溪水缓缓流动,从一头的竹筒中流下细水转动下面的水车,再放上凉亭、垂钓老翁等简单的装饰,把山峦风光、树木花石都聚于景观内,呈现出大自然的万般意境,足不出户便能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去年,高建明带着自己的“盆景园”,报名参加了海宁市优美庭院评选大赛,并入围了去年的前20,并被评为海宁市优美庭院示范户。当前,海宁市优美庭院评选大赛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如果你家也有美丽庭院,一起来晒出来吧。
来源/花粉团
原标题:《从“三年修一枝”到“十年磨一景”袁花有户家庭30年建起“盆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