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与茶花女

偶入朋友家的小院,竟诧异地看到数盆或皎白、或鲜红的山茶花盛开着。时值六月,万花早已凋零。不用问,以朋友对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一定是在精心打理后才有这般浪漫雅致的盛夏风光。

绿色的葡萄架下,浓荫蔽日。斑驳的金色阳光随风闪烁,变幻移动中明暗交错。像剪碎的金箔纸,洋洋洒洒点缀在骄美的花朵和油翠厚密的花叶上。光华耀眼的小院,一派生机勃勃,悠然岁月中,这里算是别有洞天了。

坐在精巧的花园里,女伴们开启了闲聊模式。因插不上什么话,我靠近茶花坐着,一种细若游丝的清香渗入鼻孔,慢慢的袭上头,再往下走到心里。紧邻着茶花的是正在绽放的月季,不知道为什么,此刻在我的眼中,它居然庸俗的不忍直视。这可能就是人的分别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白色的茶花有一种清冷的美,而红色的茶花则明艳照人,妩媚奔放。自然想到家喻户晓的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玛格丽特。由于玛格丽特出门有三样东西从不离身——她的观剧镜、一袋糖果和一束山茶花。玛格丽特被称为茶花女,就是她因为酷爱茶花。

原文译本是这样描述的:“她带着茶花,每月二十五天是白色的,随后五天是红色的;而花色的这种变幻,始终无人揭其中的奥妙,我也不能解释,仅仅指出这一现象”。

对此举,我们不妨私下揣测:一个月二十五天里,玛格丽特要活在肮脏污秽之中。她用纯洁的白色茶花作为如冰雪一样心灵的象征来抗拒外界的浸染和毒蚀。而剩余五天里,则用火一般的红色茶花,释放出内心奔涌的情感和对完美爱情极致追求的意愿表达。

山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终其一生,玛格丽特想要的也是一份理想的爱,到底什么是理想的爱?

小仲马曾经说过,他写《茶花女》的目的一个是为自己赎罪,一个是借此“拯救爱情和伦理”。

《茶花女》的内容并不新鲜也不复杂,但是,一个巴黎名妓却有着纯洁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面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爱情,宁愿牺牲生命来成全爱和所爱之人。这种冲突和对立,让这部以描写妓女生活和爱情的作品,竟然是如此干净,如此震撼心灵!

余华说:《茶花女》是那个时候我唯一读完整的小说。通宵达旦。

舒婷说:夜读《茶花女》,我几次撩开窗帘,望着发白的小路,我已经泪流满面。

而这部“令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然潸然泪下”的经典之作,成就了小仲马文学艺术的巅峰时刻。仅以一部作品就足以使他取得如他的父亲大仲马一样的名声。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小仲马”构成了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父子双壁”的奇观。

其实,《茶花女》是小仲马书写自己的一段真实感情经历。生活远比小说更为复杂,更为传奇。现实中的茶花女,名叫玛丽.杜普莱西,是一个沦落风尘的绝色佳人,纨绔子弟、风流雅士趋之若鹜,小仲马的父亲大仲马也与之有染。

没有想到,年仅仅20岁的小仲马,得到了比他大半岁的玛丽的青睐,也成了她的情人。可是,两个人仅仅相处了一年,就因为争吵而分手,分手时小仲马给玛丽写了一封“绝交书”。

风尘中开出的娇花是得不到虚伪人世间真心的怜惜和关爱的,玛丽后来不幸离世。小仲马只用短短一周时间,就以她为原型创作完成《茶花女》,后又改编成剧本,而且首演就引起了巨大轰动。

《茶花女》描写了一个叫阿尔芒的年轻人,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风华绝代的茶花女,同时茶花女也爱上了他。因为茶花女的特殊身份,阿尔芒总是误解她的真情,再加上他们的关系很难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同,最后还是以悲剧收场。

直到茶花女病亡,阿尔芒才知道对她的误解和伤害有多么深。正是茶花女用生命保全了他的名誉地位,直到死亡也坚守着那一份对他的纯粹爱情,不让世俗染指。他终于明白,没有她的日子是怎样的一种煎熬,没有她的爱即使活着,也将变成一具躯壳。他痛不欲生,为了能够再和心爱的人见一面,不惜跑到乡下找到茶花女的姐姐,请求为她另择墓地,重新安葬……

就像书中说得:她死在奢华的环境里,死在她过去生活的床上,但也死在心灵的荒漠中。比起埋葬玛依的荒野,这荒漠更荒凉、更空旷、更无情。

鲁迅说过:“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且是永远的生活。

花园内茶花如火如荼地开着,女伴们聊天也进入了高潮。她们正巧说到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已婚男人和洗脚城女人的私情,其中一个女伴拔高了音调说:“要找也要找一个良家妇女,那种地方的女人,有几个是好东西!”看来,该受遣责的不是男人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标准,而在于女人的身份。仿佛导致男人行为的不道德,恰好是因为那女子所从事的行业。倘若对方是良家女子,人们似乎就轻易原谅男人出轨的事实了。

这让我想起《圣经》里有个故事:众人将一个妓女押到耶稣面前,他们请求用石头砸死她。耶稣听了,对众人说:你们之中谁要是没有犯过错,就可以向她丢石头。众人听后,就都默默离开。这个故事令人感动,因为这些人不止能够发现别人的不道德,也能够用道德去检视自己。

空气中的花香气突然消失得没了踪影,我感到一阵憋闷。起身借口有事快速告别走掉了,其实是怕自己的性格会发表不合时宜的言论。临别回头的一瞬间,却看见花园里,茶花认真的开着。大家也在认真地聊着刚才的话题,并没有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boda.com/afhzp/26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