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凌虹清末民初中日新潮演剧的跨文化诠释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www.bdfyy999.com/m/
《清末民初中日新潮演剧的跨文化诠释与传播》,陈凌虹著,南开大学出版社年3月版。内容简介

该书聚焦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日戏剧界的交流,在挖掘使用诸多新史料的基础上,通过戏剧作品的译介、戏剧舞台的借鉴、戏剧人的往来等具体实例,深入探讨近代中日戏剧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

该书除导论和结论,主体部分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近代新潮演剧发生和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第二章探讨中日两国新潮演剧的演出内容和特征;第三章以艺术论的形式,探讨男旦艺术、剧场革新、戏剧机构;第四章通过剧团、剧人的个案研究,阐明中日戏剧交流的具体事实和经过。附录收录“新剧俱进会”资料一篇、考察上海最早的爱美剧团“实验剧社”论文一篇、考察包天笑译《梅花落》英、日文底本论文一篇。

目录

凡例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观点

第一章中日两国新潮演剧之生成

第一节近代化和戏剧改良

第二节新潮演剧的出现

第三节新潮演剧的主导者和观众

第二章新潮演剧经典剧目之跨文化编演

第一节新派剧和文明新剧中的战争剧

第二节《不如归》与《家庭恩怨记》的情节剧特征

第三节中日两国新潮演剧中的《茶花女》

第四节文明新剧与《哈姆雷特》

第三章新潮演剧之艺术交融

第一节新派剧之“女形”与文明戏之“男旦”

第二节中日两国新潮演剧之剧场改良

第三节中日两国新潮演剧之统合机构

第四章新潮演剧剧人剧团之交流

第一节春柳社、民众戏剧社和日本的新潮演剧

第二节任天知的戏剧活动和京都的新派剧

第三节徐卓呆(半梅)留日经历及其创作活动

第四节开创“歌舞新剧”先河之开明社及其赴日公演

附录一《太平洋报》刊载《新剧俱进会消息》

附录二上海爱美剧团之先声——上海实验剧社

一、上海实验剧社之成立、宗旨及构成

二、上海实验剧社的演出活动和剧目

三、上海爱美剧运动的男女合演

四、小结

附录三跨越三种语言的文本旅行——包天笑译《梅花落》

一、维多利亚惊悚小说《恶魔》

二、黑岩泪香译《舍小舟》

三、包天笑译《梅花落》

四、小结

参考文献

引用图片出处

后记

文明新剧《梅花落》的来历

——英文小说—日文小说—中文小说—开明社演《梅花落》序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陈军

接到陈凌虹老师请我写序的邀约,我有点惶恐和忐忑,因为她的专著是年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文稿,题为《清末民初中日新潮演剧的跨文化诠释和传播》,而我对早期话剧几无研究,我向她表达了我的忧虑,建议她请更权威的人来写序。

《中国话剧成立史研究》

但她还是不改初衷,认为我研究现代话剧,从话剧发展全局来观照早期话剧,更能看出研究的意义和不足。我觉得她的话不无道理,对我则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可以更多了解中日新潮演剧的诞生、发展和运行状况,加深对中国话剧发生学的认知,于是便不再推却。

当然,我应允写序亦建立在我对陈老师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我跟陈老师接触、往来很迟,最先是通过读她的文章和翻译对她有所知晓,即她在戏剧艺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研究文明戏的文章,这些论文视角独特,严谨扎实,填补和完善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引起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co-boda.com/afhzz/39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