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宁市水月庵
水月庵位于青秀山天池西侧,占地3.3亩,始建于清朝康熙44年,因夜里水月相映美如仙境而得名,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整座庵堂红墙、红柱、黄琉璃瓦顶,翘角重檐,庄严肃穆。是一座僧尼起居的地方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南宁水月庵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原名观音庵,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四年。乌龙寺上广下映和尚在临江街建造观音庵,派比丘尼上道下淑师父主持。雍正四年扩建,因庵堂面向邕江,夜里水月相映,上寂下印禅师故改名为水月庵。
2、南宁市观音禅寺
观音禅寺位于南宁市青秀山,其历史佛缘追溯至年前的北宋时期,当时有僧人在青秀山筑庐修行,后扩建为妙超寺、白云精舍等,明朝万历年间改建为万寿禅寺,清未民初寺院渐渐荒废。年,当地信教群众在万寿禅寺旧址自发集资兴建为三宝堂。年伊始三宝堂交付僧人,迎请佛像,庄严道场,命名为观音禅寺。年春,政府礼请镛如法师入主,同年初夏于禅院原址扩地数倍动工扩建,年11月完成扩建工程并举行开光典礼。
3、广西佛教协会天宁寺
天宁寺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四年的龙兴寺,是南宁创建年代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了。明朝洪武年间(-)改称天宁寺,并一直沿袭至今。前身为始建于唐朝开元十四年(公元年)的龙兴寺,是南宁创建年代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了。明朝洪武年间改称天宁寺,并一直沿袭至今,与北京、扬州、常州、嘉兴、鹤壁、邢台、安阳、雷州、宁波等地的“天宁寺”同名,如璧互拱,遥相呼应,风采万千,真乃“山河天眼里,佛光普照中。世界法身内,光光相映空”。
4、上林县三里镇观音阁
广西南宁市观音禅寺整个工程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风格为仿唐宋建筑群,其中大雄宝殿内供奉传统脱胎工艺塑造的五方如来,大殿两侧供奉由著名画家集体创作长36米的大型壁画“伍佰罗汉演教图”。观音阁内将供奉一尊由直径近两米的千年古金丝楠木精心雕制而成的四面观音立像,再加之原有供奉的法身长7米多的缅甸玉卧佛以及锡青铜伽蓝菩萨圣像等众多传世珍藏将成为该寺独有的风格。
5、马山县古零镇灵阳寺
灵阳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乾登山上,是马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广西最大的岩洞式寺庙。灵阳寺始建于宋代元丰年间(—年),由六祖后裔南华慧远禅师东来古零开山始建。当时,该寺院规模宏大,住僧达多人,人才辈出。由于历史原因,灵阳寺几经兴衰之变,特别是清代中期因古零街上失火,殃及灵阳寺造成寺庙被毁。直到年春天,在上级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重建。
6、上林县莲音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莲音寺位于金莲湖的东南面,其前身始建于元末,毁于清咸丰年间,于年5月12日奠基重建。重建后的莲音寺主体建筑及构筑物包括:山门、照壁、金刚智碑、法物流通处、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五方佛殿、方丈院、客堂、僧寮、长廊、斋堂、居士寮、放生池等。以“金莲妙音,佛国圣地”著称的莲音寺是中华唐密宗的道场,是中华唐密宗金珂正法如来心密总持法王金珂玄雷金刚上师,为了弘扬中国传统唐密文化,提高当地人民精神文明水平。
7、上林县法性寺
法性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唐贞观年间,称为乾明法性寺。高宗仪凤元年(),六祖惠能至本寺,正遇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二僧正论风动或幡动,惠能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乃仁者心动,后依印宗法师剃发,而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北宋初,称为乾明禅院。元延佑年间,铸造斋僧大镬。明洪武年间,作为‘僧禄所’,敕赐大藏经。成化八年(),敕赐‘光孝禅寺’之匾额。清顺治十一年(),遭兵毁而废颓,后由原志禅师重建迄今。
8、横县宝华山应天寿佛寺
广西横县应天寿佛寺举行隆重的修建开工奠基典礼。南宁市佛教协会会长镛如法师主持仪式。自治区宗教局副局长梁柳宁,南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胡建华以及吴炜、黄国健、陈保金、梁达溪等县领导,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四方信众一同参加了庆典仪式。宝华山应天寿佛寺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多年历史。重修应天寿佛寺,继承和保护横县历史文化,已成为全县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们的共同愿望。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戳戳戳“分享”给好友们吧!支持小编,点赞和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