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18日,年青岛市现代种业联盟年会暨首届种业发展论坛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青岛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基本达99%以上。今年全市自主选育的3个小麦新品种、1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小麦新审定品种数量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自主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个,其中花生、大白菜品种登记数量均居全国首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走在全国同等城市前列。此外,青岛康大公司承担的“肉兔育繁推一体化”项目成功填补了本市畜禽育种和全国肉兔育种空白。“今年以来,青岛种业工作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围绕蔬菜、花生、小麦、果茶等作物的新品种选育、产业化开发、联盟内部产学研合作和多元化资本投入等方面工作,率先探索出了集科技、创新、孵化为一体的种业发展新路径。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基本达99%以上。”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巡视员、种业联盟理事长史跃林介绍,以青岛(移风)国际蔬菜花卉种子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全市加快推进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建设,举全市之力打造青岛种业新名片。目前,已有8家国内外知名种企业落户投产。以平度青丰粮油种子产业园、西海岸康大种兔和果茶花种苗产业园、胶州大白菜种子产业园、莱西蔬菜果树砧木种苗产业园及平度大泽山葡萄种苗产业园等一批国内有影响的种业产业园为依托,实现了多点突破,构建成青岛国际种都重点区域。会上发布了年新审定登记的农作物品种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公布的青岛畜禽资源品种。审定登记的农作物品种方面,青农小麦、青农小麦、胶麦小麦、胶研玉米等我市自主选育的3个小麦新品种、1个玉米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其中小麦新审定品种数量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青岛市自主选育并通过国家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个,其中花生、大白菜品种登记数量均居全国首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走在全国同等城市前列。青岛畜禽资源品种方面,青岛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及配套系共有6个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其中,青岛地方品种2个,为里岔黑猪、琅琊鸡;青岛培育品种及配套系4个,为崂山奶山羊、康大1号肉兔、康大2号肉兔、康大3号肉兔配套系。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康大公司承担的“肉兔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填补了青岛市畜禽育种和全国肉兔育种空白。“目前,全市各类持证种子企业已达百余家,创历史新高。”史跃林表示,虽然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大多数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管理方式落后,影响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下一步要充分发挥联盟平台作用,积极推动种业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深化股份制改造。鼓励和支持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种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种子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同时推动种业企业启动上市程序,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谋划布局。进一步做大做强青岛种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