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人生海海,潮落之后潮起,你说那是消磨,笑柄,罪过,但那就是我的英雄主义。
从高中时起,我就很爱读小说,我的书单或许和大家的一样,《百年孤独》《茶花女》《简爱》等等,大学时也常常一个人跑到图书馆,找个安静的角落,抱着书读,我不太爱写读后感,但却极其喜欢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虽然二十年来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但是总能在书籍中感受到不同的人生,明白许多道理,认清现实。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追星是有意义,你会喜欢一个偶像,多半是从她身上学会以前你不懂的道理,而她发光的那些属性也是你想要拥有的。对我而言,这个人就是董卿,“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家都是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她的,我看过她的节目,读过她力荐的书,感触最深的是一期《朗读者》上她说“麦家的身上永远有一种旁观者的气质,一旦他开了口,他的语言是那么的精准,他的细节是那么的触动,他的思想是那么的深刻,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读完《人生海海》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吸引我的除了董卿的倾力推荐,那一定是这个书名了,我很喜欢这个书名,“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潺潺而镜,生生不息”如果他换作“人生如海”,那我大概是与它无缘了......我几乎没有读过麦家的书,他的《暗算》《解密》《风声》等作品斩获各大文学类大奖,但他却没有在最受市场追捧的时候选择量产作品,而是回到故乡,用八年的时间沉淀,打磨出这本烧心的作品——《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话,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他的意思是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来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本书有讲到了好多人的一生,各色各异的,虽然悲惨是主色调,可在动荡的年代,估计每个人身上都有些故事在的。书中主要的人物有:上校、上校一家、黑白两只猫;作者的爷爷、爸爸、作者一家;保长、小瞎子、众村民。为什么会有奇奇怪怪的称呼呢,这个和家乡当地人取绰号其实是一个道理。上校也并不是真的当过上校,而是一种代称。不过,保长却是真的做过保长的。小瞎子呢,也确实因为眼睛瞎了。上校的一生,是贯穿本书的主要线索,也是占据了最重要的篇幅。在我读来,感觉就是传奇也无奈的一生。上校的人品毋庸置疑,作为一名军医,奔赴前线救人;也作为一名卧底,而饱受摧残和争议;不愿拖累别人,可到头来终究落得个疯疯癫癫。
书中还有让我印象非常深的是作者的生长环境,一个保守封闭的农村,喜欢闲来无事的小道消息;喜欢攀比和炫耀;也会通过神佛鬼怪来解释一些事情。我作为一个农村土生土长的孩子,也有些许的感同身受。当然,不可能完全还和过去一样,但总能看到,因为整体教育水平偏低的农村,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们,闲来无事的唠其他家的闲事,仿佛自己知道的一定是正经的消息;还有攀比、嫉妒心理,来自于与别人家的攀比,也一直存在。整体而言,最致命的还是,自己过不去自己心理的那道坎,比如书中的爷爷和爸爸的后半生,都被自己的过往束缚住,心里埋下了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压垮生命的这个稻草,似乎只有死去才能解脱。
一口气把书读完,仍是意犹未尽,各种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感觉书中的故事是那么真实,让那么不喜欢写读后感的我也忍不住拿起笔写下自己内心的体会。作者麦家对“人生海海”这个词的解读是:既然每个人都跑不掉逃不开,那不如去爱上生活。
我们一起经历的这个特殊的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终生难忘的吧。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却犹如当头遭受到一道巨浪,平静的生活支离破碎。人生真难啊,明明什么都没做错,命运却给你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正如书中所说:“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人生海海,浮浮沉沉,苦难不过海海。如果你觉得人生不顺,命运多舛,如果你有低迷,有怨气,那希望你一定看一看这本书。这个世界,不会一直璀璨,忽明忽暗,潮起潮落才是它的常态。
愿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能像麦家说的,顺风时多些小心,逆风时多些耐心。在茫茫无际的人生之海中,找到自己的灯塔和彼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