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百事屋!前几天百事屋更新了三四期清朝的瓷器后,很多藏友说想看看其他年代的瓷器,虽然现在国家政策许多年代的瓷器并不允许拍卖,那百事屋就嗲各位藏友看看之前的拍卖会记录,仅供各位藏友参考!有想要送拍的藏友可以私信百事屋!
第一件藏品是元青釉刻牡丹纹瓶,它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RMB1,,的价格成交!
此瓶成玉壶春式,略有不同,器型端庄挺拔,秀美婀娜;细长颈部,至腹部丰满,底部内收,卧足。通体施青釉,古朴沉静,器身满工刻画牡丹花卉纹,布局繁密且舒朗,刻划豪放流畅,工艺精湛,花朵丰满富贵,枝叶舒卷婀娜,布局有致,繁而不乱。匠师先以工具垂直刻出纹样的轮廓线,再在轮廓线旁用刀具斜刻,将直刻和斜刻后夹在刀痕中间的地子剔掉,形成一个小的斜刻面,使纹样微凸具立体感。
又以篦状工具细划出花叶及花瓣脉络,纹饰更加具象生动。施釉烧成后,纹饰愈加清晰,层次分明,浓淡相间;在同类器中纹饰最为清晰,堪称一件元代青釉刻划花卉纹瓷的精品佳作,器型优美端庄,古朴典雅,釉色凝润,纹饰线条洒脱大气而不失优雅,十分珍贵难得。
第二件藏品是明嘉靖黄地红绿彩鱼藻纹方碗,它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RMB3,,的价格成交!
此式方斗杯是嘉窑创新之作,造型新颖奇巧,全杯为斗形,口沿微撇,稍鼓腹,近足处采用圆角渐收,方形圈足。全器罩以枣皮红釉为地,主题纹饰以黄彩绘鱼纹,红彩勾其纹理,水藻以黑彩描其轮廓,填以绿彩;足内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方斗杯器型特殊,此造型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候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可利用拉坯技术,只能泥塑成型,制作工艺复杂,且受技术局限大多器型不规整。
自嘉靖后便较为少见。明代王世懋着《窥天外乘》记:“盖窑器圆者,碹之立就,倏忽若神。独方物即至小,亦须手捻而成,最难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皆置之无用。”嘉靖帝笃信道教,寿礼神仙,追求长生,痴迷练丹之术。因此,在他在位期间,艺术及工艺品纹饰上充满道教色彩,鱼象征和谐美满、悠闲自在,在道教中被视为圣物,庄子的道家思想中,“鱼”有着其重要的地位,形象地体现了其思想内核,即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念-最著名的便是“知鱼之乐”。
有明一代御瓷上装饰鱼藻纹始见于宣德时期,而真正推动鱼藻纹广泛流行是在嘉靖时期。入清以后,嘉靖御瓷之五彩鱼藻图案深得清宫钟爱,康熙朝曾将之摹造在五彩瓷盘,并署款为“在川知乐”以昭示其寓意,亦成为清代显赫的名品。由此可观,嘉靖五彩鱼藻罐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第三件藏品是清康熙釉里红花卉纹苹果尊,它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RMB7,,的价格成交!
本品造型饱满,小巧怡人。尊为卧圈足,鼓腹,内凹口沿,因形状酷似苹果而得名。近足处绘倒蕉叶纹,通体以釉里红线描花卉纹装饰,为莲、菊、茶花、牡丹四种,枝叶婆娑而有致,发色明妍而沉着,更衬以淡雅精细的青花小圈线,奔放而又含蓄。纹饰初觉繁密无序,细察遂感清疏有致。底落青花“大清康熙年制”款,运笔遒劲,秀润而不失锋芒,为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臧窑”所出御瓷的标准写法。
以本品为代表的臧窑文房雅具开创清宫御瓷文玩之先河,反映康熙一朝文人典雅的审美情趣。臧窑于短短前后烧造各式文房器皿多达十数种,皆为此前所未经见者,品格之高独步有清一代,令后世无法企及。此番艺术成就不得不归功于其设计者,刘源。刘氏为当时的中原才子,多才多艺,在康熙十九年重开御窑之后,承命主持设计各式御瓷,成就斐然。此器以釉里红一色描绘装饰,妍而不俗,秀而不媚,穆穆之中自有熙朝之英气扑人眉宇。康熙年间烧制成功了失传已久的釉里红,此器且呈色稳定,发色娇艳,令人赏心悦目,为康熙釉里红器中之上品。
以上就是百事屋今天给各位藏友带来的三件瓷器,分别来自不同的年代,希望各位藏友能够喜欢!有想要送拍的藏友可以私信百事屋!